三下鄉(xiāng)|青春有我,“鄉(xiāng)”約盛夏

發(fā)布者:管理學院發(fā)布時間:2020-08-04瀏覽次數:45

2020725日晚上7點,管理學院于線上騰訊會議開展“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參加本次會議的領導與嘉賓有:管理學院學生管理唐濤副主任、團總支書記陳媛老師、管理學院新一屆主席團、19級團總支學生會參會學生、19級班長、團支書。

本次會議由團總支書記陳媛老師主持,她為我們介紹了本次會議的主題及參與嘉賓。

首先由管理學院唐濤副主任為本次會議致辭,他分別為我們講解了關于社會實踐的實際與安全問題,以及多參與社會實踐所能為我們帶來的成長與工作上的經驗,接著為我們提出各方面有關社會實踐可選擇方式的建議,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增強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勇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唐濤副主任致辭


接著陳媛老師為我們介紹了以“青春助力脫貧,共奔幸福小康”為主題的“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也為我們介紹了總體思路及注意事項,她強調我們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同時要確保自己的安全,嚴格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要求,盡量減少活動半徑,面對新形勢新要求的情況下,同學們可以采取采取“云組隊”、“云訪談”等網絡形式開展。

團總支陳媛書記發(fā)言


在為同學們說明及解答了注意事項后,陳媛老師也緊接著向同學們說明了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與工作要求:

提倡同學們進行疫情防控宣講服務、扶貧支農支教幫扶、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多彩鄉(xiāng)村”主題教育實踐、專項特色主題調研實踐等,在突出主題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要確保安全、就近就便、創(chuàng)新形式、務實求效,同學們要在活動中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在一次次實踐中總結經驗,才能在深入的社會實踐中來深刻領會新思想的科學內涵及實踐偉力。

主要內容:

1.理論宣講及國情觀察。重點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開展宣講報告、學習座談、調查研究、政策宣傳等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重點圍繞決勝全面小康、決戰(zhàn)脫貧攻堅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等,開展參觀考察、國情調研、學習體驗等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2.疫情防控宣講服務。結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要求,深入當地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開展社區(qū)防控排查、社會秩序維護、疫后心理疏導、便民利民服務,為戰(zhàn)勝疫情作貢獻。開展健康教育進鄉(xiāng)村活動,提供健康咨詢,組織專家義診,舉辦健康講座,促進貧困地區(qū)疫情防控和健康環(huán)境水平整體提升。

3.扶貧支農支教幫扶。以我省相對貧困村為重點,圍繞兩幫兩促行動、青年云支教計劃、七彩假期項目和情暖童心工程等,開展學業(yè)幫扶、親情陪伴、自我教育、素質拓展、敬老孝親等形式的精準關愛志愿服務活動;圍繞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開展農技培訓推廣、農業(yè)科普講座、金融知識下鄉(xiāng)、鄉(xiāng)村規(guī)劃引領、鄉(xiāng)風文明宣傳等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4.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依托廣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圍繞傳思想、傳政策、傳品德、傳文化、惠民生等方面,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xù)深入移風易俗等志愿服務活動。著眼倡導文明生活風尚,積極參與保護野生動物、宣傳科學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導基層群眾革除陋習不吃野味,提高公眾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

5.“多彩鄉(xiāng)村主題教育實踐。結合多彩鄉(xiāng)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微視頻、微信推文、調研報告、動漫、海報、圖片,展現傳統(tǒng)村落、紅色文化村、社會主義新農村、精準扶貧典型村落以及村落中的文物古跡、非遺項目等歷史、現狀及文化內涵,反映廣東鄉(xiāng)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廣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重大成果等。

6.專項特色主題調研實踐。

1)共青團助力鄉(xiāng)村振興調研實踐項目:

通過2020三下鄉(xiāng)”“返家鄉(xiāng)暑期志愿服務,對廣東省內鄉(xiāng)村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青年、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18-45歲)進行針對 性的訪談,訪談的主要內容包括:

a.訪談對象的學歷、在鄉(xiāng)村從事的行業(yè)(如:農林牧漁、餐飲、電商、零售、服務、其他)及就 業(yè)創(chuàng)業(yè)經驗;

b.當地共青團幫扶程度和主要措施,從中獲益如何;

c.是否接受過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和相關專業(yè)的培訓;

d.希望得到哪些方 面的持續(xù)服務。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及調研工作圖片,調研訪談人數不少于5人,根據以上內容按每人列點說明形成文字報告即可。

(2) 嶺南童謠現狀項目:

結合多彩鄉(xiāng)村主題教育活動,鼓勵大學生深入廣大農村,從當地兒童或者長輩口中挖掘當地的特色童謠,記錄這些童謠傳唱的方 言語種、歌詞內容、了解童謠的流傳地區(qū)、流傳方式、童謠唱詞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以及童謠背后所蘊含的一些嶺南歷史文化背景 ,并通過錄音、視頻等方式收集、整理每首童謠作品。讓大學生們通過調研這些童謠作品,更加深入地了解嶺南童謠的歷史文化背 景與發(fā)展現狀,助力廣東優(yōu)秀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傳承與推廣。

活動內容


三下鄉(xiāng)工作要求:

1.精心組織,突出育人實效。管理學院為大學生返家鄉(xiāng)社會實踐創(chuàng)造條件,探索開展政務實踐、企業(yè)實踐、公益實踐、社區(qū)報到、兼職鍛煉等實踐活動。管理學院通過第二課堂成績單APP發(fā)布暑期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顒訒r間為725-825日,對參與該活動的學生可獲得0.2的參與學分。各實踐隊或個人應整理好活動的圖片、音視頻、總結及調研報告等材料,管理學院團總支學生會將于9月份進行三下鄉(xiāng)活動評選工作。根據評優(yōu)情況進行第二課堂的社會實踐項的加分補錄。管理學院要高度重視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把它作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充分發(fā)揮“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的育人作用。

2.加強宣傳,擴大影響覆蓋。各實踐團隊要在活動開展中廣泛使用三下鄉(xiāng)標識和燈塔工程標識,并加強與廣東學聯新媒體平臺的聯動互動。管理學院要充分挖掘實踐團隊簡介、特色做法、隊員們所獲所得(文字、圖片資料)和項目成果。各新媒體平臺要注重社會實踐成果的總結和分享傳播,積極向華立新青年供稿,加強對活動中優(yōu)秀個人及團隊典型事跡的宣傳報道。

 

3.嚴格管理,守住安全底線。管理學院要在活動組織實施過程中結合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遵守當地防控要求,確保學生健康安全;完善制度規(guī)范、突出過程管理,出發(fā)前通過線上等方式開展作風和技能培訓,選派專業(yè)教師全程指導,保證服務內容和形式切合基層實際和需要;加強安全教育和保障,建立安全報備制度,保障學生人身和財產安全,特別是要高度關注極端氣候變化和服務地區(qū)的自然條件,做好自然災害和突發(fā)事件的應對預案。

活動流程:

1)隊伍或個人報名:各實踐團隊或個人在812日前去二課完成報名。

2)活動總結:活動結束后要及時總結,各實踐團隊或個人應整理好活動的問卷調查、圖片、音頻、視頻、活動總結及調研報告等材料,材料形式不局限于以上方式,盡量體現活動痕跡和成果,825日之前發(fā)至郵箱239132015@qq.com。

3)獎項設置:管理學院團總支學生會通過第二課堂APP發(fā)布暑期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顒訒r間為725-825日,對報名參與該活動并提交合格材料的學生可獲得0.2的參與學分。

各實踐隊或個人應整理好活動的圖片、音視頻、總結及調研報告等材料,校團委將于9月份進行三下鄉(xiāng)活動評選工作。根據評優(yōu)情況進行第二課堂的社會實踐項的加分補錄。

 

報名方式:

這是一次提升自身本領的機會,快來和同學們一起踴躍報名吧,與我們“鄉(xiāng)”約盛夏,有二課學分獎勵哦

魯迅曾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大學生作為社會的靈魂,時代的風向標,應當對遠方的人和事盡自己的一點努力,運用科學文化知識的廣闊天地,在服務農民群眾的實踐中可以進一步了解社會,了解國情,成為有擔當的時代新青年。

管理學院團總支學生會

文字:新聞部/蔡鈺玲

圖片:管理學院

202083